<td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d>
<p id="jdnia"></p>
  • <tr id="jdnia"><label id="jdnia"></label></tr>
    <td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d>
    1. <acronym id="jdnia"><strong id="jdnia"><address id="jdnia"></address></strong></acronym>
      <table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able>

        1. 站內
          • 站內

          當前位置:

          眉山新聞網

          >

          新聞

          >

          眉山新聞

          感悟三蘇家風故事→眉山30組親子家庭走進三蘇祠 共讀東坡詩詞

          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4-12 21:15:31

          責任編輯:雷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路也是一種閱讀?!睘閭鞒泻霌P三蘇文化、東坡文化,進一步增強東坡文化影響力,近日,市圖書館“東坡小書童·讀城”研學活動走進三蘇祠,30組親子家庭共同探尋“洗硯池”背后的文化內涵,通過閱讀詩詞、典故等,感悟三蘇家風,學習三蘇父子為學的態度和方法。


          踏入紅墻圍抱、碧渠環繞的三蘇祠,一張古典式園林的畫卷徐徐展開?!跋闯幊厥俏挥谌K祠里的一處石砌八角形水池,也是蘇東坡兄弟兒時習字繪畫、清洗筆硯的地方,時間長了池水就變黑了,池里的魚也被染黑了,后人就給了它起了一個美稱——‘東坡墨魚’?!毙∨笥言谙闯幊嘏?,聽三蘇祠講解員徐麗老師分享趣味典故和蘇軾“天石硯”的來源:“蘇軾小時候曾在蘇家后院挖出一方硯臺石,父親蘇洵認為此石‘是天硯也’’是文字之祥也’,便制作好了送給蘇軾,從此,蘇軾與硯結緣?!?/p>


          “關于三蘇父子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呢?”“蘇軾讀書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一生手抄《漢書》三次,他認為讀書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有較大收獲,他把這種學習方法稱為‘八面受敵讀書法’?!彪S后,孩子們津津樂道地分享自己了解的故事,從一個個故事中了解蘇東坡勤學好問,孜孜不倦、發奮圖強的學習態度。


          W020230412625516252296.png

          共讀東坡詩詞。


          最后,徐麗老師帶領大家圍坐在“聽荷軒”,共誦《望江南·超然臺作》《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夜夢》等東坡詩詞?!按何蠢?,風細柳斜斜”“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古祠風韻,文脈源長,在三蘇故里的讀書聲仿佛穿越時空,與文學先賢們對話。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端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川網公安備 51140202000199號

          分享到

          91视频91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