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d>
<p id="jdnia"></p>
  • <tr id="jdnia"><label id="jdnia"></label></tr>
    <td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d>
    1. <acronym id="jdnia"><strong id="jdnia"><address id="jdnia"></address></strong></acronym>
      <table id="jdnia"><ruby id="jdnia"></ruby></table>

        1. 站內
          • 站內

          當前位置:

          眉山新聞網

          >

          新聞

          >

          區縣新聞

          黃庭堅書法作品首次入蜀展出選定丹棱

          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3-03-20 11:11:59      

          責任編輯:雷堯


          啟動儀式現場。 (1).JPG


          作為2023年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子活動暨眉山市第六屆晚熟柑橘節·丹棱不知火節的重要活動之一,3月16日,由眉山市丹棱縣與江西省修水縣共同舉辦的大雅堂黃庭堅詩書文化交流暨問道山谷——黃庭堅書法文獻展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JPG

          啟動儀式現場。


          據悉,本次在丹棱縣大雅堂為期一個月的黃庭堅書法作品展出活動,是黃庭堅書法作品在全省的首次展出。整個作品展將為群眾獻上黃庭堅書法作品69件,其中石刻碑帖51件、高仿15件、文獻資料3件,均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黃庭堅書法作品展示。 (2).JPG

          黃庭堅書法作品展示。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并稱‘蘇黃’,其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極為崇高的地位,尤其在行草書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被稱為北宋書壇杰出代表。他的行書作品《砥柱銘》創造了中國書法藝術品的最高拍賣記錄,本次參展作品中就有此高仿件?!睋匏h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余昌清介紹,為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舉辦本次書法文獻展活動。本次參展的黃庭堅書法作品件件經典,代表了其最高水準,值得一覽。


          黃庭堅書法作品引得眾多書法愛好者圍觀。.jpg

          黃庭堅書法作品引得眾多書法愛好者圍觀。


          丹棱縣與修水縣歷史淵源深厚,丹棱是大雅文化發祥地,修水是黃庭堅詩書文化發源地。九百多年前,北宋丹棱名士楊素為實現黃庭堅弘揚詩圣杜甫的現實主義詩風而建大雅堂,堂內珍藏黃庭堅手書杜甫詩碑300余方。黃庭堅欣然提名“大雅堂”,并作《刻杜子美巴蜀詩序》和《大雅堂記》敘其事。大雅堂匯集了杜甫的詩、黃庭堅的書、楊素的義,被后人稱為“詩書合璧”的人文遺韻,成語“難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梢哉f,黃庭堅詩書文化成就了大雅堂,大雅堂傳承弘揚了黃庭堅詩書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方能更好創新’。中華民族有著燦爛文化,有著秉承、開發和包容的文化精神,文化因交流而生輝,因互鑒而提高,因挖掘而發展?!毙匏h政協主席王位華告訴記者,該縣十分珍惜和重視這次文化交流展出活動,將積極學習、汲取和借鑒大雅文化文明成果,進一步弘揚好兩縣傳統優秀文化,共同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黃庭堅書法作品展示。 (3).JPG

          黃庭堅書法作品展示。


          啟動儀式上,修水縣文化發展中心向丹棱縣政協書畫院、大雅堂博物館贈送了黃庭堅書法拓片;黃庭堅紀念館館長與大雅堂博物館館長為締結友好博物館揭牌。啟動儀式后,兩縣還召開黃庭堅詩書文化交流座談會,旨在以大雅文化、東坡文化與黃庭堅詩書文化的交流探討為依托,共敘兩地深厚情誼,促進兩地文化交流,助力推動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今天,大雅堂再現黃庭堅書法文獻,是增強文化自信的歷史榮光,是經典‘詩書合璧’的歷史再現,是丹棱修水傳承千年文脈的歷史見證。兩縣將以此為契機,深化交流、攜手前行,共同推動兩地文化事業繁榮發展?!钡だ饪h委書記郭紅表示,黃庭堅書法作品首次入川展出就落地丹棱,這是繼全省首個縣級單位編纂的文庫——《丹棱文庫》誕生以來的又一件文化大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必將為丹棱探索建設“城鄉融合·共同富?!毕刃惺痉秴^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俊涵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421730596@qq.com

          川網公安備 51140202000199號

          分享到

          91视频91自拍